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欢迎来到海南凯发娱乐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已阅读

《花鼓》:江汉大地上的生命之歌|读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4-05-30

  一是回避宏大叙事,用细碎乃至琐碎的笔调大段大段描写乡村日常生活,读来令人疲倦。这种写法,看似用力地写细节,其实是用细节填补苍白。一旦失去了对生命价值、情感皈依华尔兹、人世命运的追问与思考,这种苍白就难以避免;再多的细节铺陈,也只能沦为流水账。

  乡土题材小说另一个容易陷入的误区,则是受困于“民情民俗”。特别是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展示,常常沉湎于其功架套路之繁复精美含腆移,于是游移了焦点、模糊了主题合对位,自觉不自觉地用传统文化给乡村生活“美颜”海阳秧歌。

  《花鼓》同样成功避开了这个误区。作品虽然具有浓郁的江汉平原地域特色,穿插了忙年工况系数、冲喜、抢婚、请七姐、偷药、观花树等乡俗,特别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贯穿始终,其代表作《花墙会》(又名《站花墙》)在书中有着特殊的符号意味;但是,“花鼓”等元素始终为主题服务,丝毫没有喧宾夺主。

  小说一开场,就是林静芝偷听到族人密议,先是拿她“冲喜”,然后又要安排新寡的她去“填房”,于是在雪夜逃回娘家。然而,夫家抢亲的队伍赶到,一番“乡规民约”的三纲五常大道理,娘家竟然交出了林静芝,她被装在麻袋里,族人们唱着花鼓将她抬回了夫家。

  此后38万字、近百年的故事中,“花鼓”屡屡登场,无论高亢激越横飞燕、喜气洋洋,还是低回婉转、凄切绵长花鼓,总是与情节发展紧密相扣,贴切自然,毫无生硬斧凿痕迹。这群大字不识几个的乡民,就是用花鼓传承忠、孝、节、义,用花鼓表达自己的喜河北秧歌、怒、哀、乐。

  清荷垸这块土地啊!这里四季分明,是鱼米之乡后背,但也有青黄不接;这里有善良美好,也有卑鄙丑恶;小人或能得志于一时,但善恶到头终有报;生命中虽有横逆加之,但是时间会证明坚守的价值。

  这块大地上的人啊!无论是日寇猖獗,还是兵匪水火,又或者蝗灾蔽日,他们总是坚韧不屈,顽强抗争。他们吟唱着花鼓,用“花鼓”这一碗醇厚的酒,浇入自己人生的块垒;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味,又让这花鼓格外隽永悠长。

  一曲花鼓情意长。花鼓是江汉大地上几代人的生命之歌,《花鼓》则是荆楚乡村的史诗画卷狐步。(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