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欢迎来到海南凯发娱乐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已阅读

走近国家级非遗项目--海阳大秧歌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24-06-08

  海阳大秧歌是首批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烟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63名。海阳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省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160余项,参加了CCTV舞蹈大赛、北京奥运会演出、上海世博会巡演、西安园艺博览会巡演等多次国内外各种大型演出,为海阳、为山东、为国家赢得了赞誉和荣耀,如今这一品牌已经成为海阳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名片。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遍布海阳十余处乡镇,流传辐射至海阳周边地区凯发一触即发。它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弘的表演气势而著称于世。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海阳地域文化的优秀结晶。

  海阳大秧歌源远流长,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经济状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花幇步,属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交织的县域猴儿鼓舞。特殊的地域状况和文化景观为海阳大秧歌的产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肥水和土壤。据《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工况系数、镇抚、诰封武略将军。弘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於庭,其乐融融”含腆移。据此《赵氏谱书》之说,据上所述,海阳秧歌是源于汉,创于明,兴于大嵩卫城(今凤城)。

  旧时,秧歌都在农闲时节排练,清乾隆七年修《莱阳县志》载:“秧歌率于新年灯节后背,及时取乐”(乾隆年间海阳隶属莱阳县管辖)。民间也有:“耍正月,闹二月,漓漓拉拉到三月”之说。

  海阳大秧歌其盛行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后。《山东各县乡调查录――四卷》载:“县城即临海口、闽、粤、江、浙海泊所萃”。海阳旧县城依山傍海,盐、渔业发达,海运方便,逐渐形成为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势必带动了民间艺术的同步发展。凤城流传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耍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由此可见海阳秧歌已成为当时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而县城凤城已是当时四乡秧歌队会集一堂竞技赛艺的活动中心。

  海阳秧歌之所以如此盛行,与它的祭祀性密不可分海阳秧歌。每年正月开始,海阳秧歌就要耍家庙,拜祖宗,敬请祖宗鬼神同乐。海阳民俗,正月十一祭拜庄稼神,这一天大演秧歌,明显带有庆贺丰年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之意,正月十五“闹元宵”秧歌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直至四月农忙之前,各地的山会、庙会仍有秧歌演出。

  几十年来,海阳大秧歌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支持,在继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赋予了新的活力,使这一民间艺术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早在1958年,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就对海阳大秧歌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原来的基础上推旧出新, 并将其搬上了文艺舞台横飞燕,又于1959年拍成了电影。从此海阳大秧歌被定性为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自1958年海阳大秧歌首次登上文艺舞台参加了全国职工文艺汇演后,便一“扭”不可歇,一“舞”不可收场,而且愈扭愈红火,愈舞愈兴盛。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香溢四海的民间艺术之花,根基愈扎愈深,花儿愈开愈红,愈来愈被世人称道。这不仅为这一艺术形式带来了复兴的新阶段,而且为舞蹈工作者打开了搜索民间舞蹈艺术宝库的大门。中央、省、地市舞蹈工作者,在学习掌握海阳大秧歌丰富的舞蹈语汇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先后创作出一大批具有这一民间艺术特色的优秀舞蹈。总政歌舞团、艺术学院创作的获奖舞蹈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苦菜花》等都充分表现出了鲜明的海阳大秧歌的艺术特色。

  1981年功率,海阳大秧歌被列为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民间舞蹈重点条目。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华尔兹、烟台电视台联合摄制海阳大秧歌电视艺术片《东夷风骨》,由中央电视台播放并介绍到国外。2017年6月,海阳大秧歌贺年会成功入选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品牌项目。与此同时,海阳市文化馆被山东省非遗中心确定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1996年、2008年、2014、2019年,海阳市凭借海阳大秧歌的巨大艺术魅力4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